

10月23日,“社志融合 聚力同行”——静安区社会工作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静安区城市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学院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现场,静安区正式推出“社计未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阶梯式培养计划,通过“十全计划”为从业者量身打造从“社研生”“社创者”到“社计师”“社想家”的四阶成长路径,系统性构建起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新蓝图。
本次活动通过情景案例分享、组团式工作展示,回应了当前物业治理、特殊群体关爱、新就业群体服务等多类场景的治理难点。“社志说”环节,三位来自一线的“实干家”——曹家渡街道武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共和新路街道齐力社区公益服务社主任以及宝山路街道街区书记,从不同服务领域带来了鲜活的案例分享。

如何让这些基层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静安模式”?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为抓手,聚焦基层治理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项目示范”“资源集成”“人才筑基”,由点及面、层层深入,持续聚能、赋能、释能,形成了以聚焦难点精准破题的系列“书记工作法”,并将各领域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治”慧汇集成《静安区社会工作实践案例集》,同时,联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全市首家推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1+4+N”工作指引。
人才是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近年来,静安以“社会工作三实基地”为抓手,形成了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骨干培训、实习实践、选树推荐等系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发展体系,全区培育了2423名中级社工师,4名高级社工师,并遴选优秀人才成立静安“社会工作讲师团”开展“传帮带”工作。

活动中,在静安区委社会工作部和静安区卫健委共同见证下,静安医务社会工作社联盟正式成立。区社会工作者协会携手华山医院、华东医院、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市第十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及静安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搭建医疗社会工作服务联盟,以医社“资源共享、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服务共行”为宗旨,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聚力多层次医疗资源与基层需求无缝衔接、长效发力。
今年以来,为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优势,提升“多格合一”网格治理效能,区委社会工作部依托区社工协会、区志愿者协会,充分整合形成涵盖医疗、心理、非遗、急救等9大类83项的资源清单,并将清单服务转化为居民“身边可及”的实惠。比如,围绕宝山路街道老年人医疗健康需求,对接静安区中医医院资源,开展老年人健康科普活动。

为进一步搭建社志融合、聚力同行的创新支持平台,活动现场区委社会工作部和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共同为静安区社志融合工作室揭牌。今后,工作室将聚焦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项目孵化、展示推介、理论研究等几大核心功能,持续发挥专业引领、创新引擎的作用。
后续,静安区社会工作宣传周系列精彩活动将会陆续登场。“‘治’慧领航”骨干社工赋能培训班、继续教育“学分嘉年华”线上学习、社工实习岗位进高校推广以及各街道的特色宣传活动将轮番上演,全方位展现静安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的风采和参与治理的丰硕成果。
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